关于举办 2023 新教育国际论坛的通知
新教育实验各相关区域、学校:
新教育实验,从一个人的念想到一群人的梦想,到一个团队的理想;从一所学校起步,到近九千所学校,八百多万名师生参与,新教育正依靠着充分的民间自觉和有识之士的暖心扶持,走向更高更远。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中国新教育走向世界,参与国际教育发展的进程,这是新教育人的梦想,也是新教育人的担当。2022年朱永新教授凭借其发起的新教育实验获得全球最大教育单项奖“一丹教育发展奖”,彰显了新教育实验获得了国际教育同仁的肯定。新教育国际论坛是新教育与世界教育高端碰撞的精神盛宴,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成果。经研究,决定召开 2023 新教育国际论坛,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一、论坛主题
聆听窗外声音
►►►
二、会议组织
主办: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
协办: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
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
►►►
三、会议时间、地点
会议时间:2023 年12月15日至17日,15日全天报到。
会议地点:苏州大学实验学校(苏州市相城区高铁新城蠡太路398号)。
报到地点:苏州汇融广场假日酒店(苏州市虎丘区城际路21号)
►►►
四、会议议程
详细议程稍后公布
►►►
五、拟邀请部分专家介绍
Eric A. Hanushek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的保罗和琼·汉纳高级研究员,教授。他的研究对发达及发展中国家的教育政策产生广泛影响,国际上以其对教育问题的经济分析而闻名,曾获2021年“一丹教育研究奖”。已发表26本专著,300多篇学术论文,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Robert Parua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教育项目官员,负责提供政策建议、技术支持,并通过教科文组织各知识网络促进知识共享,确保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4(SDG4)在五个东亚国家的本土化和实施。
严文蕃 美国波士顿麻州大学教育领导学系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教育研究会国家数据库研究小组主席,教育政策量化分析领域的大型数据与分析处理方面的著名专家,享有国际声誉,两度获得美国富布莱特(FULBRIGHT)高级学者奖,担任《美国教育研究杂志》《比较教育评论》《当代教育心理学》等高端学术期刊和出版商的审稿。
叶仁敏 1982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研究班,留校后在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十年。此后留学美国德克萨斯理工大学,1998年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在休斯顿独立学区研究部任研究员至今。长期专注于实证研究,进行教育实验,应用国际数据库的资料进行跨文化的教育比较研究,有百多篇论文、报告在国际会议上宣读或专业刊物上发表。
成尚荣 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研究员,第七届国家督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组专家、中小学教材审查专家,明远教育书院学术委员,澳门《中国语文》(小学)主编。著有《成尚荣教育文丛》(九卷)《做中国立德树人好教师》《上有灵魂的课》《年轻的品格》(两卷)。
江晓原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198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体物理专业,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中国第一个天文学史专业博士。1994年中国科学院破格晋升教授。199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科学史系。已在国内外出版著作百余种,发表学术论文两百多篇,并长期在京沪报刊开设个人专栏,发表了大量书评、影评及文化评论。著作多次获中国好书、中华优秀出版物等大奖,学术思想在国内外受到高度评价并引起广泛反响,新华社曾三次为他播发全球通稿。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湖南师范大学“两课”重点学科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985”团队研究员,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中宣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和教材工程《德育原理》教材编写专家,国家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工作小组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成员。
倪 娟 江苏省教科院基教所所长,二级研究员。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一层次培养对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教育博士校外兼职博导。
田 松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教授、科学与文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哲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学(科学史)博士,哈佛大学、伯克利大学、康奈尔大学访问学者,并获哈佛大学富布莱特奖学金。曾在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任教十余年。研究领域涉及科学思想史、科学哲学、科学伦理、科学社 会学、环境哲学、科学传播、科学与艺术研究等,重视跨学科案例研究;近年提出从STS到STSE(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生态)的文明史研究纲领。著有《哈佛的图书馆和博物馆》、《科学史的起跳板》、《警惕科学》、《稻香园随笔》、《学妖与四姨太效应》(与刘华杰合著)、《神灵世界的余韵——纳西族传统宇宙观、自然观、传统技术及生存方式之变迁》、《一触即崩》、《有限地球时代的怀疑论——未来的世界是垃圾做的》和《堂吉诃德的长矛——穿越科学话语的迷雾》等著作;并有《宇宙逍遥》、《在理解与信赖之间》和《魔镜——埃舍尔的不可能世界》等译著。
叶水涛 江苏省教育学会原副会长,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副所长,江苏省教育厅前瞻性项目指导专家,江苏省教育规划办精品课题指导专家,扬州大学中国语文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语文世界·教师之窗》主编;曾主持规划江苏省小学教师(大专)自学考试课程设置,主编《教育学》《心理学》《写作》《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等教材和著作,专著有《小学语文教学与儿童学习心理》《语文世界探索者》《奔跑的校长》等,其中《李吉林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为2022年影响教师的100本书之一,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00多篇。现主要研究当下中国基础教育有影响的教育家及教育流派,侧重于名校名师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新教育研究和情境教育研究。
许新海 博士,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理事长,南通市教育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出版有教育学术专著《教育生活的救赎》《澳中教育与课程跨文化比较研究》《美国小学教育考察》《守望新教育》《做新教育的行者》等。
卢志文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江苏昌明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翔宇教育集团总校长,温州翔宇中学校长,温州民办教育研究院院长,江苏省劳动模范,出版有专著《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
李镇西 博士,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四川省特级教师,著有《爱心与教育》《做最好的老师》等近70本著作。他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是一个真诚地爱着孩子也深受孩子真心爱戴的老师。
陈东强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州市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曾获中国教育报全国阅读年度十大读书人物、中国教师报全国最具思想力教育局长等诸多荣誉。
杨 帆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苏州大学优秀青年学者。现任中国陶行知研究会新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教育学会新教育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苏州教育改革专项工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为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政策学,在《教育研究》《心理科学》《课程·教材·教法》《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 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等期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三十余项,承担地方人才头衔项目验收、地方名教师名校长评选等多次。
还有来自美国以及欧洲等国的教育专家,中国新教育实验团队。
►►►
六、报名参会
线下参会人数限额300人,会务收费980元/人(含资料费等),住宿费和往返交通费自理或回所在单位按相关规定报销。报名填写二维码,会务组接收到报名信息后,将与区域和学校一一确认,并定向发送参会邀请函,未收到邀请函的老师不能参加现场活动,望谅解和支持。报名确认后,汇款到指定账户。

会议提供免费直播,线上观看地址另行发布。
报名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5日。
联系人:王老师 18112587123
许老师 yixinx1@suda.edu.cn
►►►
七、其他事项
论坛于12月17日下午5时前结束。会议结束之前,敬请不要安排其他活动,以确保会议的圆满。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
2023年11月2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