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研究中心

2023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年中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配套资源建设,713日至16日,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年中工作会议在红楼会议中心召开。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建军教授出席会议。来自北京、深圳、青岛、广州、南京、长春等地的课标组成员、劳动教研员、学科教师参加研讨。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杨帆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将充分支持劳动教育研究所的工作,依靠聘请的劳动教育领域业内专家,积极孵化国家重要教学科研成果,共同建设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华美篇章。此外,杨院长对劳动教育研究院的工作也提出了几点期待,尤其希望劳动教育研究所进一步加强对全国新教育实验区(校)的学术支持,尽快推进第二届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筹备工作,并不断吸纳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改革试点单位,让劳动教育成为新教育实验的重要名片。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鹏飞在工作报告中指出,在新教育同仁的齐心耕耘下,劳动教育研究所在学术科研成果、数字化评价工具、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横向科研委托、全国性学术会议、劳模事迹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下半年要继续完善组织建设,持续强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适时对各地的劳动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路径进行深度调研,深入田野一线,总结各实验区(校)的实践经验,力争三至五年内形成一批国家级教科研成果。

 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建军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一要坚持价值引领,作为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大家要明确劳动教育在新教育实验体系下“新”的价值取向和“新”的实践路径,做新时代的劳动教育,育时代新人;二要侧重项目驱动,当前各地落实劳动教育的过程中确实还存在很多难题,作为全国专业化程度极高的学术队伍,我们要加紧建设课程资源、评价标准和培训体系,服务实验区(校),为一线教师提供实际指导和标准示范;三要突出成果导向,要结合新教育实验的发展历程和时代重任,齐心协力把实验和研究扎根在祖国大地上,多维度、多元化、多样态的总结输出系列研究成果。

 13日下午,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与苏州市教育局联合召开“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苏州市)研讨会”,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所长顾建军,教育部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孟献军,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执行所长王鹏飞一行出席研讨会。苏州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局长周志芳对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苏州教育发展表示感谢,她希望新教育研究院能够在劳动课程资源建设和教师培养方面给予苏州更大的学术支持,高水平建设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


 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兼职研究员聘任仪式,孟献军、孙公刚、王少峰、韩东铭、梁惠燕、韩青、朱丽萍、王晓丛、吕蓉、华倩倩、王渊淞、魏咏12位教科研人员被聘为苏州大学新教育研究院劳动教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这将进一步壮大劳动教育的科研力量,全力打造一支由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劳动课程标准组组长领衔,劳动教育国家名师、中小学特级教师、劳动课程标准组核心成员、一线优秀校长、教研员和教师组成的专业化劳动教育学术团队,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学术支持和保障工作。